左图为2009年复旦大学第11届支教队员在王民中学所摄,右图为2020年复旦大学第21届支教队员在王民中学的多媒体教室上直播课。
从2020年来看,人类表型组研究奇点初露,研究成果与科研设施快速增长。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科学界已经对人类表型组作为生命科学下一个战略制高点和原始创新源的重大科学意义形成共识,各国高度重视推进人类表型组相关研究,我国已率先启动布局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
未来3-5年内,研究中心将在一带一路区域相关伙伴机构设立5家分中心。报告还列举了人类表型组研究服务新冠疫情防控的部分重大科研成果与应用进展。人类表型组计划加速迈进,由金力、Leroy Hood、Jeremy Nicolson三位科学家共同发起,17个国家21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在2020年10月底已就进一步实质性推进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的重点任务达成共识,将优先聚焦新冠肺炎和其他重大疾病的表型组学研究、表型组研究技术体系与科研基础设施构建以及表型组学研究中的标准操作程序(SOPs)三大方向加速推进报告还列举了人类表型组研究服务新冠疫情防控的部分重大科研成果与应用进展。在随后的论坛上,由中国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HPCC)、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联合编撰的《人类表型组计划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
该联合中心的主体部分将设立在位于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内的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12月13日,2020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另一种希望:寓学术于工作之中,在新起点打好追梦基础事实上,科研助理既是一份工作,也带来了广阔的学术平台。
对早就坚定了升学之路的她来说,这个决定尤为艰难。疫情导致的签证问题耽搁了她的深造之旅,看着身边同学陆续都有着落,她的失落沉甸甸地压在心上,与好友的倾诉内容,满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的茫然与焦虑。这有助于她完善未来的职业和能力提升规划。Q:毕业生为什么愿意走上科研助理岗位?A:对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毕业生来说,科研助理岗位是不错的起点。
另一方面,不少科研单位客观上存在科研辅助需求,并希望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吕亮东希望吴梦滢能够在工作中收获信心,扎实追梦。
而吕亮东也表示,吸纳优秀应届毕业生加入有助于课题组的项目开展。她表示,从自身的工作感受来看,科研助理的学习机会非常丰富,在自我提升的意义上并不逊色于其它路径。据其透露,学校在今年为受疫情影响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开辟了绿色通道,也协助课题组解决了科研助理的部分待遇,吴梦滢从面试到入职非常高效。已经拿到海外院校offer,却不得不因疫情风险而放弃的她面临一项选择:是否要在这个春招基本结束的时间节点,仓促谋一份工作。
Q:约180个科研助理岗位何以迅速到位?A:一方面,学校提供的相关政策有效调动了校内各科研单位的积极性,各单位设岗意愿强烈。带着师者之心,吕亮东也为吴梦滢安排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如熊诗圣所言,某些科研辅助工作本科毕业生已能够胜任,他们的加入提高了课题组的运行效率,也为他们自己留出了更多思考未来、集聚能量的缓冲时间。没有了背离梦想的不甘,赵阳果断选择应聘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跟随曾经的专业课老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沈逸,在熟悉的环境中踏上了另一条求知问学、成长成才之路。
与此前的政策相比,政策内容对科研助理的待遇、档案、公积金等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在逐步融入科研助理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想明白了,自己求学多年的复旦,就有科研沃土。
这一岗位本身具备对应的发展空间,能够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支持他们顺利向学术深造、专职科研人员或科研管理人员过渡。李奔熊诗圣笑称这位课题组的年轻成员话不多,但能感觉到一股劲,是想做学术的人。
在一旁听过几番唇枪舌战,不知不觉间,新知识就进入了脑海,新思维更打开了脑洞。据了解,今年4月学校制定出台《复旦大学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扩大研究生招生和博士后招收规模,调整学校年度党政管理人员招聘计划,鼓励校内各单位设立科研助理岗位等一揽子配套政策,盘活校内岗位存量,推动各部门、院系、科研机构主动出击,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由学校在招募渠道、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对课题组和毕业生双方而言,面向志在学术的应届生招聘科研助理是件双赢之事。赵阳-本科交流期间在希腊怎么办?相近的时刻,附属妇产科医院硕士生吴梦滢也在为相似的问题发愁。而李奔直言,做科研助理,就是冲着其中难得的学习机会,最大的目标,便是自我提升。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积极响应《通知》,快速制定校内相关政策,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动员校内各科研单位吸纳应届毕业生入职科研助理,并为之提供用人经费补贴,取得了各单位支持。
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委要求,学校仍在继续扩大科研助理设岗规模。既定的出国计划无法成行,原本的学术梦想一时受阻,另寻一条路径显得迫切万分。
发现又一条完全适应于原本规划的新路,她顿时觉得希望又被点亮了。在升学与就业的反复摇摆下,最终,他同样选择成为一名科研助理。
对于这群尚未褪去学生气的新生力量,盼着他们成长的每位老师都寄予了殷切期望。截至目前,已收集到岗位约180个。
作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表示,基地设置科研助理岗位,就是希望能为储备和培养网络空间国际治理领域未来的科研中坚力量构建重要的人员流动机制,并在科研辅助和人才培养上达到动态平衡。当收到辅导员的邮件,得知可以尝试报科研助理,她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继续学习,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新机会。而应届毕业生的能力也足够达到相关工作要求。客观来看,匆忙之间,要做充足的求职准备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对此,沈逸提到,科研助理作为一种机制创新,为补充完善基地科研辅助力量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相关人员将全面参与到包括论文、专报、课题等各类科研任务中来,进而实现对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能力提升。与吕老师在面试中的恳谈给了吴梦滢充足动力:一个氛围良好的课题组、一群静心科研的研究者。
在熟悉的校园转换身份,整备行囊再出发,对于像赵阳、李奔、吴梦滢一样的年轻人而言,来到科研助理岗位上,是让科研梦想继续生长。设立科研助理岗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兼纳二者,推动这些单位实现更高的运作效率、产出更好的科研成果。
另一种路径:盘活校内岗位存量,拓新渠道助力学生启航2020年5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赵阳即将毕业,但内心却充满纠结对于这群尚未褪去学生气的新生力量,盼着他们成长的每位老师都寄予了殷切期望。
吴梦滢仍然记得在毕业生群里看到学校面向受疫情影响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招聘科研助理相关信息时的心情。她表示,从自身的工作感受来看,科研助理的学习机会非常丰富,在自我提升的意义上并不逊色于其它路径。李奔-在课题组埋头工作我计划让她(吴梦滢)在从事科研助理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课题组日常运作与管理,及项目申请与执行,从而熟悉科研工作。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当丰满的理想遇上些许骨感的现实,年轻的复旦学子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当就业工作进入关键冲刺阶段,复旦大学如何践行对每一名毕业生负责的理念,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稳就业、就好业?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由学校在招募渠道、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对课题组和毕业生双方而言,面向志在学术的应届生招聘科研助理是件双赢之事。当收到辅导员的邮件,得知可以尝试报科研助理,她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继续学习,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新机会。
今天我们要走近的几位毕业生,通过学校拓展的就业渠道,来到科研助理岗位上,让科研梦想继续生长。截至目前,已收集到岗位约180个。
熊诗圣则给李奔定下了研究性工作为主、事务性工作为辅的工作安排。作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表示,基地设置科研助理岗位,就是希望能为储备和培养网络空间国际治理领域未来的科研中坚力量构建重要的人员流动机制,并在科研辅助和人才培养上达到动态平衡。
© 1996 - 2019 掎角之势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紫藤街